这组编号VOL.676的《语画界》作品真是让人眼前一亮,张欣欣这次的表现可以说完全突破了以往的框架,记得之前在某次漫展现场见过她即兴摆拍的架势,当时就觉得这姑娘骨子里藏着股子灵气。画面里她穿着改良式旗袍倚在雕花木窗边,腰间盘扣特意解开两颗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带点小叛逆,右手无名指上那枚银戒倒是和背景里的青瓷花瓶形成了有趣的呼应——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套图最抓人的还是光影处理,摄影师特意选在午后三点的西晒时刻捕捉到的丁达尔效应,让丝绸面料上的暗纹都泛着层蜜糖似的光晕。
要说张欣欣的镜头表现力,这次68张成片里至少有五组造型都值得反复品味,比如那张跪坐在榻榻米上整理发簪的侧影,睫毛在鼻梁投下的阴影简直像用尺子量过似的精准。虽然614MB的容量听着有点吓人,但考虑到包含三套不同风格的完整妆容记录,从素颜打底到最终定妆的渐进过程都有完整收录,说真的,这种幕后花絮有时候比正片还带劲。记得《语画界》去年春季刊做过类似的多层次记录专题,不过这次在服装细节上明显更下功夫,特别是那件改良汉服袖口的苏绣,放大看针脚密得能数清楚。
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,第七张和第三十五张虽然都是红色系造型,但前者用酒红色丝绒搭配珍珠项链营造出复古名伶的质感,后者却是正红色雪纺配金属腰链的赛博国风,这种跨越时空的造型对撞在张欣欣身上居然毫无违和感。要说最让人挪不开眼的还得数第41P那张逆光特写,发丝间漏进来的光线在她锁骨上勾了道金边,这种级别的光影魔术可不是随便哪个模特都能驾驭的。话说回来,《语画界》这期的选景也够讲究,老宅院的青砖墙和现代极简风的白盒子场景交替出现,倒让张欣欣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场,前者像是从民国月份牌走出来的佳人,转眼又在钢筋玻璃的冷调空间里变身未来战士,这种撕裂感反而成就了整组作品的记忆点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